一段婉转悠扬的梅葛调,一场别开生面的调解……就在双方当事人僵持不下之时,姚安县人民法院特聘的“梅葛”乐师开口了,她将法、理、情融入梅葛调中,唱给这对闹离婚的小夫妻听。
一段梅葛调结束,让双方都有所触动。此时,法官抓住时机,耐心地给当事人做工作,用彝族语尽力安抚双方情绪,最终化解了双方心结,一家人带着小女儿离开了法院,这起离婚纠纷也止于诉前。
对于案件体量大的法院而言,引入社会力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可以快速、高效的解决纠纷,但其实,对于案件体量小的基层法院来说,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也同样重要。近年来,姚安县人民法院法院深化诉源治理、聚力多元解纷,加快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促进矛盾纠纷多渠道化解,引导更多纠纷化解在诉讼前。
8月11日下午3点许,姚安县人民法院梅葛调解室里,双语法官、双语书记员正在用彝族语言和双方当事人进行交流,对一起离婚纠纷进行调解。在他们身边,还坐着一位身穿彝族服饰的“梅葛”乐师(调解员)。
“我要和他离婚,他脾气太怪了,有时喝醉了酒还会对我拳脚相加。”双方面对面坐着,女方向法官说出了自己想离婚的原因。“既然你想离婚,那我就跟你离。”丈夫也赌气似的说道。坐在一旁的双方的父母和家人则在一旁劝说着两人。
调解过程中,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梅葛”乐师开口了,一段语调婉转悠扬的梅葛调将法、理、情融入其中,唱给双方当事人听。刚开始,男方的情绪还有些激动,慢慢地才逐渐平静下来。与此同时,女方也用手捂住了脸,留下的眼泪。
一段梅葛调结束,双方当事人都有所触动。法官立刻抓住时机,耐心地给双方当事人做工作,用彝族语尽力安抚双方情绪,最终这起打消了离婚的念头,一带着年幼的女儿离开了法院。
“这段梅葛调的大意是:你们上有老下有小,要多想想年幼的孩子,如果你们离婚了,孩子怎么办?只能跟其中一方生活,要么没有妈妈,要么没有爸爸。你们再相互看看,再想想对方的好处,好好过日子吧。”梅歌乐师罗荣秀说。
这间“梅葛调解室”,是姚安法院打造的民族特色多元解纷功能室。
“梅葛”是什么呢?姚安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黄幸介绍,梅葛发源于姚安马游,被视为彝族人的“根谱”,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有固定的内容和吟唱方式,通过口耳相传,是“梅葛人”思想交流、耕耘劳作、诉说情感的重要手段。彝族梅葛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通过挖掘彝族梅葛史诗中关于民俗的记载,运用民间习俗调解,融合公正司法,实现民俗文化对司法的推动作用。”黄幸说。
“梅葛调解室从去年7月开始着手建设,今年正式启用。将民歌和法律结合,引入彝族梅葛乐师参与庭审,乐师在充分了解案情之后,把法、理、情等各方面的道理编成梅葛调,唱给当事双方听。”姚安法院立案庭双语法官杨雪介绍。
“法官+梅葛乐师”的“民歌法庭”,作为一种多元化纠纷调解模式,既有法律知识的体现,又融合了彝族的梅葛文化,让老百姓领悟司法的公平与正义,享受优质司法产品的独特韵致。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矛盾纠纷也日渐增多,相当数量的纠纷涌入法院,法院人少案多,人案矛盾日趋突出,给纠纷化解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于案件体量大的法院,引入社会力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可以快速、高效的解决纠纷,那么对于案件体量小的基层法院,要不要开展多元解纠工作呢?
“当然要!为什么要呢?因为许多形成诉讼的纠纷往往是‘小’矛盾,在产生之初未能得到妥善处理,最后‘小事拖大’,而人民法院作为解纷的专家,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节,我们必须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和党委政府一起来构建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姚安法院院长肖光亮说。
走进姚安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除了颇具民族特色的“梅葛调解室”,这里还有3间功能室,一间是姚安县矛盾纠纷大调解委员会派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由1名调解员常驻法院开展诉前委派调解工作。
另一间是专职调解室,由2名退下来的、长期在一线办案的法官开展诉前委派和诉中委托调解工作。针对法律关系复杂、调处难度较大的纠纷案件,姚安法院在人民调解之外,推行法院专职调解员入驻诉调对接中心,由经验丰富的法官接受诉前委派和诉中委托调解。
还有一间则是在线视频调解室,调解员可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云解纷”、微信等开展在线音视频调解工作。
据介绍,调解员通过云解纷调解的纠纷,当事人能达成协议的,可在线签名并线上申请司法确认,需要法官出具调解书的,速裁法官当场审核、立案并出具调解书。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的,直接移交速裁法官快速审理。简单案件还能当天开庭、当庭宣判。
“姚安法院积极开展分调裁审工作,案件审理的周期是大大缩短的,一审息诉服判率是大大提高的。”黄幸介绍,由6名员额法官组建的速裁团队,专办简易速裁案件,实现由30%的法官办理全院70%的简单案件。截止今年7月,速裁快审团队共受理案件461件,占全院一审民事、行政案件的75.7%,结案407件,结案率达88.3%,调撤率达65.1%,平均结案天数21.5天,速裁快审团队办理不予受理、准予撤诉、驳回起诉等结案方式的案件平均审限为15日。
“目前,姚安法院已建成一支特邀调解队伍,包含律师、妇联、医疗、劳动争议、银行、保险等行业,覆盖全县所有村(居)委会,打造全州基层法院中类别最全、力量最多的纠纷多元化解大平台。”黄幸说。
姚安法院选聘了105名特邀调解员,其中有14名会双语的调解员,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律师调解全方位立体式的多元调解体系。全县共设有9诉讼服务工作站和2个诉讼服务点,实现纠纷“终端”与诉讼“前端”无缝对接。
今年1月至7月,姚安法院共分流调解案件586件,诉前委派调解416件,诉中委托调解170件,调解成功353件,调解成功率60.2%,司法确认72件。
“我们在开展网格化送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送达”+“调解”的一体化模式。“黄幸说,2016年,姚安法院在全省率先开展法律文书网格化送达试点工作。经过四年多的实践,网格送达员队伍逐步成熟、稳定,同时在工作中,网格送达员熟悉乡村民俗,助推解纷的作用日益明显。
在此基础上,2019年姚安法院力推“全员调”的工作思路,将77名网格送达员重新聘请为“网格送达员”+“网格调解员”。将司法事务纳入网格员职责清单,充分利用网格送达员“人地两熟”的特点,在送达的过程对矛盾纠纷开展先行调解,力促矛盾纠纷柔性化解在基层。
2019年开展此项工作以来,通过网格调解员先行调解成功后,到法院撤诉的案件有97件。网格化送达+调解,取得“一举两得”的社会治理效果。
不仅仅是等,姚安法院还主动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今年,楚雄州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工作,姚安县委将诉源治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作为“标杆”,列入省级标杆进行比拼创建。为提升诉源治理的工作实效,今年3月,县政法委将“万人成讼率”的指标纳入地方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各乡镇、职能部门参与诉源治理的职责、任务更加清晰、具体。
各部门之间上下联动、凝聚治理合力,形成人员联合、力量联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有效将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截止今年7月,姚安法院民商事案件新收609件,同比收案下降了4.8%,实现收案数量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