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门乡是姚安县的边远高寒山区,地广人稀,彝族人口占比在90%以上,是葫芦笙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针对当地村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经济来源少,受教育程度低的实际,怎样将党和国家的法律政策宣传到位,将专业抽象的法律知识通俗易懂的给群众讲清楚,成为了摆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县乡普法工作组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打好普法强基攻坚战,解决好向谁普法,谁来普,普什么,怎么普的问题,姚安法院积极配合,抽调9名业务骨干充实县普法工作组队伍,其中民事审判庭庭长周兴春、刑事审判庭庭长杨瑞分别担任县普法工作组四组、五组组长;为进一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姚安法院组建7个普法工作组,深入全县各乡镇、各村(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杨瑞组长挂包联系指导左门乡,自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来,杨瑞带领普法五组成员深入左门乡各村充分调研,听取了法律明白人和广大群众的意见,与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沟通,相互配合,指导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左门乡2023年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建了左门乡专项普法工作队,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和工作任务,确保人人有任务,事事有落实,普法工作有序开展。针对危险驾驶、电诈、帮信、涉枪、酒驾醉驾、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重点突出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普法组政法干警熟悉法律的优势,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开展专题讲座和现场答疑,让抽象的法律变得生动形象,用身边人、身边事向群众诠释法律,让法律从象牙塔里走向千家万户。针对左门乡法律意识淡薄的青壮年大多已外出打工,面对面普法不可行的难题,我们采取创建微信群进行普法,确保普法无死角,普法对象一个都不会少。针对左门乡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乡情,我们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葫芦笙舞这一传统文化,创新尝试葫芦笙普法、火煻普法调解,将普法这盘棋走好走活。针对普法对象是广大的彝族群众,我们与当地法律明白人一道,采用双语普法,让普法更加亲民,让法律更加易懂。
一、以案释法,现场答疑,上好“身边案例”这堂课
针对老百姓普遍文化水平低,法律知识欠缺,法治意识淡薄,对法律知识难以理解的实际,普法组研究后决定开展“以案释法”的方式进行普法,以活生生的案例来诠释法律政策,努力做到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普法组副组长王清琼同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上下沟通协调,研究破解难题,始终带领普法组奋斗在一线,为顺利开展普法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普法组长杨瑞在左门乡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上,以“农村常见易发的犯罪”为主题,以讲授党课的形式,以当地发生的案例深入浅出的为广大党员讲解了危险驾驶罪、帮信罪、涉枪及涉野生动物类犯罪,警示广大党员群众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守法的基础上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人民法院黄志雄法官不辞辛劳,坚持奔走在左门乡的村村寨寨,以案释法,为老百姓形象生动的讲解了涉及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农村常见的民事法律知识和当地常见易发的涉刑事法律知识。何炳学警官、黄志雄法官为当地中小学校师生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防欺凌、防性侵、防电诈等法律知识,呵护祖国的花朵拙壮成长。李学德同志结合近年案例和左门乡实际,讲解了涉农土地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引导群众依法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所有普法均采取以案释法的方式进行,用活生生的案例来诠释法律,用身边人的典型事例来警示教育身边人,讲授完后,还为群众答疑解惑,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与时俱进,利用微信进行普法宣传和答疑解惑
针对左门乡大多数青壮年已外出打工,但淳朴的他们法律意识淡薄,其权利往往最容易受到侵犯,也最容易受到坏人蛊惑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一现实,普法组与左门乡党委政府一道研究后,决定采用微信的方式进行普法,确保普法无死角,普法对象一个都不会少。各村认真整理出外务工人员,按村组建立微信群,法律明白人将整理好的普法小视频发在微信群内,提醒群内人员观看。法律明白人还与群内的普法对象互动,整理出大家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或者直接解答,或者交由普法组的专业人员解答,充分体现了普法是为了群众知法、守法、用法的初心。
三、双语普法和葫芦笙普法,让普法这盘棋活起来
左门乡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村民均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破解将群众聚拢难,普法枯燥无味的难题,左门乡普法队利用群众酷爱葫芦笙的习惯,组建了葫芦笙普法队。当夜幕隆临时,葫芦笙队就吹起了葫芦笙,跳起了葫芦笙舞。群众也就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一曲终了,大家在休息的时候,普法队就借机开展起了普法宣传,在与群众家长里短唠家常中,为他们解答各种法律问题,寓教于乐。法律明白人还会利用彝话将有关法律问题通俗易懂地讲解给群众听,让群众真听懂,真理解。双语普法和葫芦笙普法,让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与民族风俗习惯深度融合,既达到了普法目的,也深化各种群众的团结融和。群众反馈说,这样的普法,玩也玩了,法律也学了,既好玩,又实用。
四、火塘调解效果好,让矛盾纠纷的化解有温度
化解矛盾纠纷,创建平安乡镇,是县级各政法单位和左门乡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针对左门乡地处边远山区,民俗民风淳朴的特点,结合无讼乡镇创建、诉源治理、梅葛调解、诉调对接和政法干警进万家等工作,普法组与法律明白人决定化解矛盾纠纷时不再将当事人通知到派出所、司法所等政法机关,而是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乡贤和法律明白人将其约到家中,大家围坐在火煻边,吃着蜂蜜核桃,吹起葫芦笙,让矛盾双方在舒缓、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消减怨气,待双方怨气消得差不多的时候,普法人员与群众拉起家常,了解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掌握各自的诉求和心理,根据法律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提出既合理合法,又符合民风民俗,又兼顾双方诉求的最佳调解意见,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让当事人嘴里甜,心里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握手言和,案结事了,化解纷争。这种柔性舒缓的调解方法,在方便了群众的同时,又真正稳妥解决了纠纷,群众反映较好。
经过不懈努力,2023年至今,左门乡的矛盾纠纷均被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无一件起诉到人民法院,真正实现了无讼,十年来无命案发生,平安乡镇、无讼乡镇创建目标真正实现。